干部教育培训因党而生、随党而兴、为党而强,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近年来,玉溪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党之所需,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能力和执政本领,以夯实学员理论基础、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切实做到市委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不断探索、不断优化,通过“培养一批名师、打造一批好课程、编写一批书籍和专著、建成一批特色现场教学点、形成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养一批名师。持续推进“名师工程”,在1名教师入选云岭大讲堂专家库和2名教师入选“兴玉文化名家”的基础上,建立“内脑+外脑”的办学模式,整合主体师资、外部名师等资源,统筹构建全市党校系统师资库,推动教师交流共享。支持和鼓励教师学位学历提升,刚性引进人才1名,柔性引进人才2名,3名名师帮扶年轻教师,选送优秀教师到上级党校跟班学习和访学,定期开展青年单周课堂、双周报告会。按照“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遴选由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先进模范、专家学者,以及基层干部和乡土人才组成的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师。
打造一批好课程。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好案例”“好故事”的推荐报送作为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提升教学组织化程度,采取定教师定专题、名师指导、团队攻关、课题转化、教学相长、目标激励、教学竞赛等措施,以全市党校系统一体化开发的形式,打造出205门体现玉溪特色和优势,具有较高层次和教学竞争力课程专题库,课程类型涵盖专题课、案例课、理论与实操、理论教育、领导能力课、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研讨式教学、互动式、感悟式、情景模拟、业务提升专题课等。《牢固政治信仰 做合格共产党员》《构建“党建6+”体系 引领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增强的困境与出路——玉溪城市基层党建从“自弹自唱”到“最美和声”》《聚焦解决“十种表现”突出问题 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8门入选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好案例”“好故事”。《聂耳的精神品质及其当代价值》被评为全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第三届精品课。《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系统观》入选云南省云岭大讲堂专题库。
编写一批书籍和专著。玉溪市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编写了《简明玉溪市情》《共同富裕的玉溪实践》《十八大以来党的重要会议新提法撷要》等书籍。在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的支持指导下,组建全国首家州市级党内法规研学中心,编著全国首本系统梳理中央党内法规需市地执行的指导读本——《市地执行中央党内法规责任要点》。出版《云南省玉溪市市域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展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研究》《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等专著。
建成一批特色现场教学点。深化全市党校系统共建、共享、共育、共融机制,初步建立全市教学资源库,组建市县教学团队和现场教学点开发团队,联合打造提升生态文明、执政经验、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示范、基层治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8类41个具有玉溪特色的现场教学点。以品牌引领推动教研实力整体跃升,充分发挥“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等已有品牌带动力,挖掘特色教学资源,推出抚仙湖保护治理等精品教学路线。在中央党校、省委党校指导下,把玉溪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特别是抚仙湖保护治理打造为全国湖泊治理教学案例。
形成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按照“资政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建议进决策”的思路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教研咨一体化发展,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和玉溪现代农业、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文旅消费“四个破局”,统筹全市党校系统骨干科研力量和党政各界人才力量深入基层调研献策,调研成果直接为干部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在全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第十二届(2021—2022年度)科研评奖中,11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2项分别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决策咨询奖一等奖,获奖数量和等次名列全省州市前茅。三年来,共完成科研成果 361项(其中:核心期刊5 项、国家级10项、省级132项),31项资政成果获批,其中1项获省委领导批示,实现资政报告省部级获批零的突破。
|